盛夏如期而至,在似火骄阳下“炙烤”的你,是不是又想到了防晒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?打伞、戴遮阳帽还要不要涂防晒霜?防晒霜到底怎么涂?晒成“黑木炭”后还能不能“抢救”一下……今天,我们就请专家解答,你最想知道的7个防晒问题。
轻易可达真皮层的紫外线UVA
防晒,主要是防太阳光中看不见的紫外线。紫外线是太阳辐射的电磁波谱的一部分,根据波长被分为UVA(400-315nm)、UVB(315-290nm)和UVC(290-200nm)。UVA又进一步分为UVA1(400-340nm)和UVA2(340-315nm)。抵达地球95%的紫外线为UVA,因为所有UVC和大多数UVB被大气层中的氧气和臭氧吸收,另外波长小于290nm的紫外线在地球表面无法检测到。
抵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可被生物分子(DNA、蛋白质、脂质)吸收,造成无保护细胞的损伤和死亡。为了适应生存环境,所有生物需建立防御机制以抵抗紫外线的杀伤。在人类未进化之前,人体毛发可防御紫外线的侵害。随着人体毛发的脱失,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下降。
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深度是波长依赖性的,即波长越长,穿透深度越深。因此,UVA可轻易达到皮肤真皮深层,大部分UVB被表皮吸收,仅有少部分能够达到真皮上层。极少量的UVC达到地球表面后,则主要在角质层和表皮上层被反射和吸收。
紫外线可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率
紫外线可增加恶性肿瘤发生概率、引起晒伤、晒黑和不同程度的光老化等。紫外线可诱发DNA损伤,形成突变,导致皮肤肿瘤的发生。目前已经大量研究表明紫外线与基底细胞癌、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素瘤相关。白色人种喜欢日光浴与皮肤恶性肿瘤发生率高有一定的关系。所以,尽量不要直射太阳,以免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。
另外,短期内紫外线对皮肤的副作用是晒后红斑(日光性红斑,可能形成水疱或脱屑)和晒黑。紫外线引起晒后红斑的能力随着波长的增长而迅速降低,如360nm紫外线引起的红斑能力约是300nm紫外线的千分之一。UVB引起的晒后红斑在照射后6-24小时内达到高峰,罕见即刻红斑反应。但如果暴露高剂量的UVA后常可见即刻红斑反应。
晒黑是一种双相反应,并且有波长依赖性。即刻晒黑可发生在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即刻,由黑素改变(氧化)和再分布引起,常见于UVA;迟发性晒黑由UVB剂量大于红斑阈值(伴有晒后红斑);因此实际上UVA和UVB都可以引起皮肤的晒黑,在防晒过程中应该注意。
一般来说,白色人种出现晒后红斑后,皮肤易晒黑。而皮肤较黑及更黑者,特别是亚洲人群,晒黑前一般没有红斑反应,基本都是悄无声息地就黑了。
四类人群更需要注意防晒
光敏性疾病的患者: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皮肌炎、日光性皮肤病(多型日光疹、慢性光化性皮炎、日光性荨麻疹、种痘样水疱病、着色性干皮病等)。
老年人:避免阳光直射特别是正午时分,以免诱发皮肤肿瘤的发生。
普通年轻人:避免晒黑和晒伤及预防光老化。
激光及化学换肤后患者:避免激光术后反黑。
打伞、戴帽子也还需再涂防晒霜
为了预防和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辐射,应该避免特别是正午时分在阳光下暴晒,可待在阴凉处,穿防护衣、打伞和用防晒产品。
打伞、戴帽子等防晒后还需要擦防晒霜吗?
当然是需要的,可选择防晒指数相对较小的防晒霜,因为虽然打伞、戴帽子可遮住太阳,但地面、草地、水、雪地都可不同程度地反射紫外线。一般草地反射的紫外线为1%,水面反射的紫外线为20%,雪地反射的紫外线为80%。
选择物理防晒霜还是化学防晒霜?
物理防晒霜:通过一层惰性金属颗粒膜反射紫外线,通常是氧化锌或二氧化钛发挥作用让紫外线反射出去,让紫外线接触不到皮肤。一般这种防晒霜刺激性小,不会被皮肤吸收,敏感肌肤首选,但是涂抹之后泛白,影响美观。
化学防晒霜:吸收的防晒产品则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吸收UVB和UVA或两种紫外线,然后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去。主要根据化学结构决定其防晒效果,一般肌肤可以选择适用,涂抹之后无泛白现象,比较自然。
如何区分物理防晒霜和化学防晒霜?
如何区分物理防晒霜和化学防晒霜,主要看其防晒成分的组成。一般含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防晒霜为物理防晒霜,其他成分的为化学防晒霜。另外物理防晒霜透气性差且泛白,一般消费者难以接受。
防晒霜指数如何选择?
日光防护指数(SPF):一般10到50,主要防护UVB,数值越高,防护能力越强
UVA防护指数(PA):一般+到++++,主要防护UVA,加号数越多,防护能力越高。
如何涂抹防晒霜?
涂抹时间:出门前20-30分钟。
补充时间:一般物理防晒霜3-4小时补充一次,化学防晒霜2-3小时补充一次,
面部涂抹面积:整张脸约涂一元硬币大小或一指间单位(从一个5mm内径的药管中,挤出一段药膏,恰好达到由食指指端至远端指间关节横线间距离长度的药量)涂抹两个手掌面积。
晒伤后的处理方法你知道吗?
轻者(仅有红斑,无水疱、糜烂):可使用毛巾包裹冰块后冰敷,且勿直接接触冰块,以免冻伤。或用炉甘石洗剂一天三次。
重者(红斑、水肿、水疱、糜烂等):口服抗组胺药物甚至小剂量激素,除上述方法外,需外用糖皮质激素、吲哚美辛溶液等抗炎。
晒成“黑木炭”如何补救?
外用含有美白成分的护肤品,如氢醌、熊果苷、酰胺胺等成分的护肤品。
果酸换肤:加速黑素向角质细胞转运,加速角质细胞脱落,达到美白的作用。
低能量大光斑Q开关1064激光(白瓷娃娃):晒黑后不建议做激光治疗,如果一个月甚至两个月还未复色,可尝试使用该方法治疗。
口服抗氧化剂,防止黑色素形成: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谷胱甘肽等药物。
口服氨甲环酸:抑制络氨酸酶活性;抑制纤维溶酶原-纤溶系统干扰黑色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,降低络氨酸酶活性,从而抑制黑素形成。
这些“光敏物”吃后接触后要防晒
民以食为天。吃占据我们的日常,夏季到了,吃了一些光敏食物后一定要注意防晒。光敏性食物指那些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。通常来说,光敏性食物经消化吸收后,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,如果在这时照射强光,就会和日光发生反应,进而出现裸露部位皮肤的红肿、起疹,并伴有明显瘙痒、灼烧或刺痛感等症状。
光敏性食物:含叶绿素高的蔬菜和野菜(灰菜、苦菜)。常见光敏性食物有灰菜、紫云英、雪菜、莴苣、茴香、苋莱、荠菜、芹菜、萝卜叶、菠菜、荞麦、香菜、红花草、油菜、芥菜、无花果、柑橘、柠檬、芒果、菠萝等。除此之外,“光敏性海鲜”包括螺类、虾类、蟹类、蚌类等,同样含有光敏物质,也需留意。
外源性光敏物质:皮肤日常接触的如美容化妆品、清洁剂中的香料、防腐剂、苯胺及苯胺类衍生物、染料等;职业环境接触或外用于皮肤的如焦油、沥青及一些苔藓类植物、补骨脂、白芷、香豆素类等。
另外内服药品如四环素族、灰黄霉素、磺胺类、萘啶酸、非那根、克尿塞类、氯丙嗪等吩噻嗪类、雌激素等都有光敏性。
无忧岛网旗下自媒体平台有 无忧岛资讯(百家号、头条号)欢迎关注